來源:網(wǎng)絡資源 作者:中考網(wǎng)整理 2020-03-10 15:15:57
C. 它宣稱人們生來自由,權(quán)利平等,私有財產(chǎn)可以侵犯
D. 它體現(xiàn)了反對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思想
3.排“它”法
這里的“它”是指與題干意思無關的選項,也可以說是干擾性選項。
排“它”法,即排除與題干意思不相關的選項,但這類選項本身說法是正確的,只是與題干的要求無關,通俗地說就是風馬牛不相及。往往這類選項的干擾性比較強,考生也容易出錯。
以上三種排除法并不是專門針對哪一類選擇題的,在實際的解題過程中,往往要把這三種方法結(jié)合起來,靈活運用,不斷總結(jié)和積累經(jīng)驗,從而提高排除法的有效性,提高排除的準確率,最終提高解答選擇題的速度和正確率。
4.排除不符史實的答案
這類題列舉的選項中,一般含有“全部、都、各、一直”等字樣的絕對表述,像這樣的答案一般是錯誤,在做此類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。
這既反映對課本知識的縱覽分析能力,又考查對課本一些知識點的系統(tǒng)掌握情況。
不僅知識在課本,能力在課本,答案也在課本。
只要知識點掌握得牢固,卡準題干時間段,凡不符合史實肯定是不對的。如,“科舉制在我國封建社會一直起積極作用”這樣的表述都是錯誤的。
選擇題要避免的“十種表現(xiàn)”
1.忽視題干所給時間(時期)匆忙答題。
2.概念的理解不透徹,深層的含義思維不到位
3.歷史基本史實掌握不牢固
4.歷史的階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
5.歷史與地理的結(jié)合缺乏空間思考
6.比較和遷移歷史概念的能力欠缺
7.歷史事件、歷史現(xiàn)象放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分析能力欠缺
8.歷史事件因果關系與結(jié)果混淆
9.不能準確區(qū)分主要原因(矛盾、目的)和根本原因(矛盾目的)
10.忽略題干中的關鍵詞語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